山東加快推動交通運輸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近日,省交通運輸廳發布《山東省“人工智能+交通運輸”創新應用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力爭到2030年,交通運輸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初步構建協同聯動、多跨融合、精準有效、規模成片的“交通人工智能體系”;大模型等新一代AI技術在智慧公路、港航、運輸服務等重點領域廣泛應用,率先在全國形成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與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化發展格局,打造可復制的“山東模式”。[詳細]
近日,省交通運輸廳發布《山東省“人工智能+交通運輸”創新應用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力爭到2030年,交通運輸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初步構建協同聯動、多跨融合、精準有效、規模成片的“交通人工智能體系”;大模型等新一代AI技術在智慧公路、港航、運輸服務等重點領域廣泛應用,率先在全國形成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與智能裝備產業集群化發展格局,打造可復制的“山東模式”。[詳細]
當前,數字城市建設已進入規模化推進與深度賦能相結合的新階段。以人工智能、算力網絡、數據要素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加速融合應用,不斷為城市治理、產業發展、民生服務與綠色低碳發展注入新動能。[詳細]
記者從濟南市大數據局獲悉,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與大力扶持下,濟南首個純國產智算集群近日在中國移動(山東濟南)數據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標志著濟南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建設上邁出了堅實一步。[詳細]
青島是我國家用電器制造重鎮,有海爾、海信、澳柯瑪等多家大型企業。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助力下,當地家電產業迎來更多發展空間,產品智能化程度得到跨越式提升。[詳細]
記者從省工信廳了解到,瞄準打造全國機器人研發制造增長極和應用新高地,山東將在全省開展機器人創新產品與應用場景征集。重點聚焦制造業、農業、建筑、能源、商貿物流、醫療健康、養老服務、教育、商業社區服務、安全應急和極限環境應用等重點領域,遴選有較好基礎、應用覆蓋面廣、輻射帶動作用強的機器人創新產品與應用場景。[詳細]
近日,濟南AI創新生態大會暨人工智能產業聯盟成立儀式舉辦。濟南市人工智能產業聯盟由濟南市大數據局指導、濟南能源集團牽頭,聚焦核心技術攻關、應用場景拓展、產業生態培育和人才梯隊建設四大核心領域,將成為技術交流、成果轉化、產業合作的重要橋梁。[詳細]
日前,《山東省腦機接口產業科技創新行動計劃(2025-2027年)》印發,提出到2027年,山東將在腦機接口領域突破20項左右基礎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培育30家左右自主創新能力強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引育2-3個高水平人才團隊,依托科教資源富集區域打造1-2個專業化孵化園區,推動腦機接口創新技術和產品在醫療、工業、康養、教育、娛樂等領域的落地應用。[詳細]
近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25個部門單位聯合印發《山東省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5—2027年)》,布局建設覆蓋工業、服務、特種和人形機器人四大領域的創新平臺,在裝備制造、智能家電、智慧農業、醫療康養、安全應急、警務運行、智慧礦山、文化旅游、教育教學等領域形成一批典型應用場景。力爭到2027年,全省機器人制造產業規模突破500億元,培育產值超20億元的機器人制造領軍企業3家以上,將山東打造成為全國機器人研發制造增長極和應用新高地。[詳細]
近年來,濟南正著力做大做強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未來產業,在空天信息(低空經濟)、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能源裝備四大產業領域,已積累了一定的產業發展基礎。[詳細]
從外部環境看,當前,人工智能技術加速迭代升級,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搶抓人工智能新機遇。對于地區生產總值即將突破10萬億元的山東,這一重要機遇自然不能置身事外。[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