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keshil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2024-06-27 11:05:34
近年來,鄆城縣搶抓國家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重大戰略機遇,不斷深化改革創新,全力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了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低端到高端的加速“蝶變”、華麗轉身。
打出改革“組合拳”,展現招商引資“鄆城力度”
一是變“全員出擊”為“專班推進”,構建“六個一”招商機制。圍繞生物醫藥、高端化工、機電設備制造、酒類包裝、木制品加工等主導產業,組建一支招商專班,明確縣級領導牽頭、具體部門負責;建設一個發展平臺,配套完善“區中園”和專業產業園;制定一套產業規劃,確定產業發展方向;設立一支專業基金,聘請基金經理管理;出臺一套扶持政策,配套“一事一議”,帶動大項目、好項目發展;對接一個高層次行業協會,借力借勢推介鄆城。
二是變“大水漫灌”為“精準滴灌”,聘請專業招商團隊。建立完善招商地圖和產業圖譜平臺,收錄企業信息1300余條,為招商引資提供信息支撐。與中關村e谷共同成立生命科技創新中心,采取“整體規劃+投資建設+項目導入+配套運營”模式開展招商引資,與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魯抗制藥等30余家知名企業達成合作關系,累計招引國家和省級高新企業12家。其中,雪凈醫療血液凈化吸附材料、血液灌流器、血漿分離器等生產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
三是變“數量招商”為“質量招商”,實施產業招商新舉措。圍繞“建鏈”,招引中為微電子落戶鄆城,實現了微電子元器件零突破;圍繞“延鏈”,與菏澤市醫藥港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合作打造原料藥生產企業集聚區,與河南亞都集團合作規劃建設醫療輔料和包裝材料產業園;圍繞“補鏈強鏈”,采取“以商招商”模式,全力促進正尚車輪與一汽集團、好朋友生物科技與中國林業集團深度合作,一批大型國企、央企即將落戶鄆城。
聚力轉型“攻堅戰”,凸顯民營經濟“鄆城厚度”
一是在“育”上做文章。圍繞“231”特色產業體系,著力培育一批新型產業,打造高端新材料生產基地,其中,投資102億元新建旭陽尼龍66項目9月份啟動建設;投資5.5億元圓通菏澤智創園項目,將填補區域分揀中心空白。截至目前,省級“瞪羚”企業達到4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達到3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達到4家。
二是在“改”上下功夫。實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組建縣工業化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周調度”機制,對發展瓶頸問題逐一制定破解方案,鼓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加快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比如,深化與中國棉紡織協會、中國紡織建設規劃院等合作,謀劃成立棉紡織產業轉型升級辦公室,打造棉紡織檢驗檢測中心,加快突破印染瓶頸,建立“四位一體”服裝家紡制造體系。
三是在“轉”上動腦筋。構建“1+3+1”產業發展體系,強化原料藥集聚區、生命科技產業集聚區、醫藥藥械產業集聚區等3個集聚平臺建設,推動木制品、棉紡織等傳統產業向醫藥包裝、醫療用品轉型。其中,原料藥集聚區已落地生物醫藥類項目5個、總投資34億元;醫藥藥械產業集聚區已入駐項目12個,8個實現投產運營。
下好創新“先手棋”,打造項目建設“鄆城速度”
一方面,騰籠換鳥破解“地”的問題。制定《推行工業用地“標準地”供應制度改革的工作方案》,緊盯項目落地各階段、各環節,全力保障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早見效。開展“騰籠換鳥”“僵尸企業”出清專項治理行動,持續推進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土地盤活利用,先后盤活閑置土地1100余畝。 另一方面,用好杠桿破解“錢”的問題。打造水滸置業、鄆財投資等6個平臺,申請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40個、62.9億元。創新金融機構考核辦法,引導金融機構擴大有效信貸投放,組織召開重點行業銀企對接會,搭建應急轉貸服務平臺,幫助企業多渠道融資。金融機構存款余額連續兩年均增百億,總額達到810.6億元,存款余額、增量均居全市第1位,存貸比持續優化。
織密服務“保障網”,傳遞營商環境“鄆城溫度”
一是高位推進,提供“保姆式”服務。制定《關于實行縣級領導同志包保重點企業、重點項目的實施方案》,每周深入項目實地走訪、現場辦公;每季度召開一次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存在問題。
二是流程再造,提供“一站式”服務。在全市率先探索實施“跨省通辦”“全省通辦”業務模式,與7省38個縣區簽訂跨區域通辦框架協議;全省獨創“獨任審批員”制度,實現“一人一窗,即來即辦,立等可取”;建立以綜合受理中心為前端,集成審批中心、大項目審批服務中心為核心,踏勘評審中心為輔助,導服出證中心、幫辦代辦服務中心和政務服務群眾滿意度回訪中心為終端的7個中心閉環運行模式,打造現代“政務綜合體”,實現“一站式”集成審批。
三是協同高效,提供“菜單式”服務。建立領導干部與企業家“直通車”制度,及時了解掌握企業訴求和困難問題,提供“菜單式”集成化服務。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社會關注度高的重點案件,深挖徹查、重拳出擊,相繼偵破重點案件50余起;深挖作風和腐敗問題,依法依規處理干部14名,真正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