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keshil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郯城縣投資促進服務中心2024-01-15 11:00:00
郯城縣位于山東省最南部,地處魯蘇交界,轄1個街道、12個鄉鎮、1個銀杏產業開發區和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114個行政村、16個城市社區,104萬人,總面積1195平方公里,是中國銀杏之鄉、中國杞柳之鄉、中國樂器之鄉,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科普示范縣、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青少年足球改革試點縣,國家園林縣城、國家衛生縣城。
郯城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夏商時期稱炎地,西周稱炎國,春秋時期演化為郯國,秦朝設郯郡,兩漢時改稱東海郡,唐朝元和年間(唐憲宗李純,公元806-821年)改稱郯城縣。是“春秋三圣”之一郯國國君郯子的故里,“孔子師郯子”“郯子鹿乳奉親”的故事被傳為千秋佳話;以孫臏、龐涓斗智斗勇聞名世界的齊魏馬陵之戰,就發生在郯城境內的馬陵山;元代著名戲劇家關漢卿的雜劇《竇娥冤》中竇娥原型即為漢代東海孝婦;中華徐氏始祖陵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是古徐國文化發祥地。漢相于定國、薛宣,儒學大家匡衡、王朗,南朝著名無神論者、天文學家何承天,杰出詩人徐陵、鮑照、何遜等,都曾為華夏文明增添了璀璨的光彩。
郯城資源富集,產業齊全。素有“魯南糧倉”之稱,是全國100個產糧大縣之一。郯城是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林木綠化率、森林覆蓋率分別達到31%、16.86%,是我國栽培銀杏最早的地區之一,縣內百年以上的大樹有3萬多株,銀杏種植面積20余萬畝。郯城工業門類齊全,目前已打造綠色化工產業園、高科技電子產業園、醫藥產業園、新家裝產業園等平臺,形成綠色化工、農業食品、建材家居、醫藥器械、電子信息五大主導產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82家。“一村一品”經濟歷史悠久,中國結、二胡、木玩、草柳編等各類專業村占比47.7%。
郯城區位優越,交通便利。京滬高速公路、205國道、310國道及膠新鐵路貫穿全境。全縣公路通車里程2605.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41.2公里,國道、省道116.6公里,縣鄉公路907公里,“村村通”里程1541公里;鐵路營運里程61公里。距連云港、石臼港、嵐山港均在100公里左右,到臨沂北、棗莊、徐州高鐵站均在1個半小時左右,位于臨沂、連云港、徐州三個空港之間,海陸空運輸十分便捷。城市規劃區面積60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29.5平方公里,“一城五片區”發展框架已基本成型。李莊鎮、馬頭鎮是全國重點鎮。
今年以來,郯城縣堅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緊緊圍繞打造對接長三角“三步走”先行區定位,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社會穩定為支撐,突出工業強縣、城建突破、鄉村振興、生態提升、民生保障等重點工作,實現經濟發展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加快建設富強、文明、開放、進取新郯城。
聯系方式
單位:郯城縣投資促進服務中心
地址:郯城縣東城新區天元服務中心8113室
電話:0539-6100122
郵箱:zsj900@163.com
微信公眾號:郯城云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