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keshil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在臨沂客戶端2024-03-18 09:00:00
老舊片區綜合改造,老舊住區宜居改造,公共空間營建提升……日前,臨沂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臨沂市城市更新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十大重點工程36項具體任務。
老舊片區綜合改造工程
今年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1500套
《方案》從對擬進行更新的老舊片區現狀開展調查評估;片區綜合更新改造項目納入城市更新項目庫統籌管理,享受城市更新支持政策等4個方面推進老舊片區綜合改造工程。
其中,進一步拓寬保障性租賃住房籌集渠道,用好土地支持政策,利用閑置低效的土地、房屋新建改建保障性租賃住房,將符合條件的鄉村教師周轉宿舍、租賃性人才住房和職工宿舍等租賃住房納入保障性租賃住房進行管理,今年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1500套,明年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1500套。
老舊住區宜居改造工程
到明年,全市建設居民個人電動汽車充電樁8萬個
推動老舊小區改造向提升質量效果和長效管理轉變,老舊住區加快補齊電動自行車及汽車充電設施、供電設施短板,研究建立房屋體檢、養老金、質量保險等制度,《方案》從3個方面推進老舊住區宜居改造工程,其中到明年,完成2000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基本完成2005年前建成的老舊小區改造。
改造城鎮C、D級危房以及沒有獨用衛生間或廚房的非成套住房,同步實施適老化和無障礙設施改造,支持有條件的樓棟加裝電梯。鼓勵相鄰小區及周邊區域統籌規劃、聯動改造、設施共享。到明年,全市建設居民個人電動汽車充電樁8萬個。
老舊廠區(建筑)轉型提升工程
每年連片整治總面積不低于10000畝
《方案》從持續開展城鎮低效用地摸底調查更新和加強對工業遺存以及工業建筑、工業設備、廠址、生產工藝等工業文化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兩個方面進行部署。
其中,在符合規劃前提下,靈活調整土地政策,經批準利用現有房屋和土地興辦新業態的,可實行繼續按原用途和土地權利類型使用土地為期5年的過渡期政策。5年期滿或涉及轉讓需要辦理用地手續的,可按新用途、新權利類型、市場價辦理相關用地手續。啟動低效用地連片整治工作,自2023年11月到2026年11月,全市計劃完成整治總面積不低于30000畝,每年連片整治總面積不低于10000畝。
公共服務設施補短板工程
到明年,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60%
優化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加強養老機構建設,加快建設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加強公共健身設施建設,《方案》從4個方面補齊公共服務設施補短板工程。
其中,新建城區、居住(小)區按照每百戶不少于20平方米的標準配建養老服務設施,到明年,護理型床位占比達到60%,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覆蓋率、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建率達到100%。
到明年,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6個。推動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標準化建設,按服務人口數量確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設規模。
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工程
到明年,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00公里以上
《方案》從完善城市骨架路網,優化干支路級配;優先保障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空間及路權;加快城市排水“兩個清零、一個提標”等4個方面加快落實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工程。
其中,到明年,新建、改造城市道路100公里以上,打通斷頭路不少于20條,進一步提高城區路網密度,暢通交通微循環。加快通達南路、汶河路、機場周邊道路等項目建設,盡快構建完善“三環十五射”骨架路網。
公共空間營建提升工程
到2026年,中心城區計劃建成口袋公園485處
加強城市設計和風貌管控,推動建設公園城市,加強城市綠道網絡體系建設,《方案》從3個方面安排公共空間營建提升工程。
其中,合理布局綜合性公園、專類公園、社區公園,建設一批居民身邊小而美的口袋公園、小微綠地,開展公園城市建設試點。創新“公園+”理念,加強公園與林蔭停車場、體育健身、農貿市場、公廁、應急避險等便民服務設施建設。到2026年,中心城區計劃建成口袋公園485處,形成點、線、面,均、多、精的公園綠地系統,構建城市綠色空間大格局。到明年,全市城市綠道達到1000公里。
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程
加強對傳統風貌區和全市119處歷史建筑保護管理
落實歷史文化名城、街區保護規劃要求,保護范圍內各項建設活動應符合保護規劃管控要求,堅決避免破壞性建設。按照事權和支出責任,加強對王羲之故里歷史文化街區、庠門里傳統風貌區、青龍河傳統風貌區、金—銀雀山傳統風貌區和全市119處歷史建筑的保護管理,整治不協調建筑和景觀。
加強歷史建筑的管理,歷史建筑掛牌率、測繪建檔率動態維持100%。活化利用王羲之故居等街區、歷史建筑,支持設立宣傳、展示等場所。歷史文化保護傳承體系初步構建,歷史文化遺產基本做到應保盡保。
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程
到明年,綠色建筑占城鎮新竣工民用建筑比例達到100%
統籌推進既有居住建筑節能改造,優化建筑用能結構,加快太陽能、地熱能、生物質能、空氣能等清潔能源建筑應用,強化建筑垃圾全過程管理,《方案》從4個方面推進建筑領域節能降碳工程。
其中,2023年到明年,全市預計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面積30萬平方米;力爭到2030年前,建成6個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規模化開發試點示范縣;到明年,綠色建筑占城鎮新竣工民用建筑比例達到100%,城鎮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規能源消耗比例達到10%,新開工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達到40%以上。
城市安全韌性增強工程
明年年底前,既有居民用戶管道橡膠軟管全面更新改造
《方案》從嚴格執行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設計標準,落實超限高層建筑工程抗震設防審查制度;推進燃氣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加強應急避難場所建設等6個方面加強建設城市安全韌性增強工程。
其中,到明年,新開工建設完成消防站3處;明年年底前,既有居民用戶管道橡膠軟管全面更新改造,并加裝燃氣泄漏自動切斷裝置;對所有發現安全隱患的管道,在專項安全評價基礎上,通過落實管控措施、實施更新改造等實現應改盡改。
智慧化改造提升工程
到明年,智慧社區覆蓋率達到90%以上
推進通信網絡、基礎算力、智能終端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房屋和市政安全管理信息系統,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改革試點……《方案》從5個方面部署智慧化改造提升工程。
其中,到明年,實現市級“城市大腦”與省“一網統攬”綜合慧治平臺互聯互通;明年實現城市管理領域“一網統管”;到明年,全市建成300個左右基礎型及以上的智慧社區,智慧社區覆蓋率達到90%以上;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覆蓋率達到100%;市本級和60%的縣達到四星級以上新型智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