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出臺6方面18條措施,構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新高地
省政府新聞辦近日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山東省加快推動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山東將力爭到2027年,具備年產100發運載火箭、150顆商業衛星的能力,商業航天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構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新高地。[詳細]
省政府新聞辦近日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解讀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的《山東省加快推動商業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山東將力爭到2027年,具備年產100發運載火箭、150顆商業衛星的能力,商業航天產業規模達到500億元,構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商業航天高質量發展新高地。[詳細]
近日,山東省商業航天產業創新發展會議在煙臺海陽舉行。商業航天,火箭只是起點,伴隨“算力”上太空,火箭裝上“智能引擎”,一個萬億級的產業在興起——“我們把通信導航遙感、人工智能計算組成一個智能傳感網,就能對地球做全面智能的觀測分析,將天上的大數據變成能從終端應用獲取的快、準、靈服務。”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德仁在會上提到。[詳細]
9月10日到1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在海陽舉辦“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商業航天產業鏈記者見面會。就在一天前的凌晨03時48分,由海陽東方航天港總裝出廠的捷龍三號遙七運載火箭在日照近海海域點火升空,創造了中國海上航天高密度發射的新紀錄。[詳細]
在威海廣泰空港設備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產車間里,電動無拖把飛機牽引車正在進行最后的調試。這款曾多次保障國產大飛機C919在全國的運行,一經上市就售出30多臺的“明星產品”,正是山東制造業向產業鏈高端攀升的生動注腳。[詳細]
近日,記者走進一家山東省大型車銑復合加工中心生產銷量領先的企業——清巒福興工業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探訪這家以“工業母機+AI大模型+大數據”為核心、在數控機床領域屢創佳績的“山東好品牌”。[詳細]
半導體技術是人工智能、物聯網和量子計算等數字產業發展的基礎,對經濟增長、技術進步起到顯著的帶動效應。打造“芯”高地、布局“芯”未來。近年來,濟南高新區以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為突破口,依托“產、學、研”協同生態,形成了從核心材料、高端裝備到芯片設計的全鏈條布局,半導體產業乘勢“起飛”。[詳細]
在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的時代浪潮中,濰坊市臨朐縣正以“智改”為筆、以“創新”為墨,勾勒制造業轉型升級新圖景。全縣各企業積極擁抱數字化變革,通過“數轉智改”激活發展動能,不僅實現自身提質增效,更成為行業轉型的“領航者”,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詳細]
始建于2022年的青島元宇宙中試平臺,是目前全球規模較大的同類平臺之一,在虛擬現實整機研發、核心零組件迭代、生產工藝優化、行業相關標準制定等多個維度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詳細]
產業生態的“強韌性”構成了吸引外資的基礎底盤。作為擁有全部41個工業大類的省份,山東的產業體系既有傳統制造業的“壓艙石”,又有新興產業的“增長極”。從高端裝備到精細化工,從新一代信息技術到現代海洋產業,山東產業鏈條完整、配套成熟。德國采埃孚、瑞典海克斯康、英國埃地沃茲、新加坡聯測優特半導體等一批強鏈擴鏈項目先后落地建設。[詳細]
在本屆峰會上,像奧薩馬·科坎迪一樣首次參會的“新面孔”不在少數。據統計,參加本屆峰會的跨國公司嘉賓中,首次參會的嘉賓達131人,比例達到23%,這些新朋友來自37個國家和地區的116家跨國公司,涵蓋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現代海洋等眾多行業領域。[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