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屆中國國際復材展以“可持續發展與智能制造”引領行業新風向
第二十八屆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工業技術展覽會(CCE 2025)即將于2025年9月16日-18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本屆展會以“可持續發展與智能制造”為主題,共吸引全球852家企業參展,展出面積首次突破7萬平方米。展會同期還將舉辦高層論壇、技術講座、新聞發布會、技術培訓及國際洽談會等近百場專業活動,集中展示復合材料在綠色轉型與智能升級中的前沿成果與應用實踐。[詳細]
第二十八屆中國國際復合材料工業技術展覽會(CCE 2025)即將于2025年9月16日-18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開幕。本屆展會以“可持續發展與智能制造”為主題,共吸引全球852家企業參展,展出面積首次突破7萬平方米。展會同期還將舉辦高層論壇、技術講座、新聞發布會、技術培訓及國際洽談會等近百場專業活動,集中展示復合材料在綠色轉型與智能升級中的前沿成果與應用實踐。[詳細]
就在不久前,賽輪液體黃金輪胎時尚系列產品問世,該系列不僅通過創新材料技術攻克了困擾行業百年的“魔鬼三角”難題,更以顛覆性的彩邊工藝重新定義輪胎美學,開啟了輪胎“高性能+高顏值”雙輪驅動的新時代。[詳細]
作為VR設備的核心組件,光學模組通過對光線的折射、反射等精密光學處理,將屏幕圖像清晰、舒適地傳遞至用戶眼前,其品質直接決定了用戶的沉浸式視覺體驗。項目園區內的3號廠房,便是專為VR整機生產關鍵光學模組配件的核心區域。步入廠房,精密注塑成型、精密量測、先進鍍膜、自動化組裝測試等功能分區科學排布、緊密銜接。一條條高效運轉的產線,實現了光學模組核心部件從原材料到成品的全流程自主、高效精密制造。[詳細]
根植于山東化工沃土,聯泓新科的成長攜“地利”之勢。作為全國化工第一大省,山東產業鏈條完備、人才資源豐厚,魯南高科技化工園區更以專業配套為企業高效運轉護航。[詳細]
現在人工智能、AI技術迭代非常迅速,給傳統制造業帶來了非常好的機遇,利用豐富的應用場景,結合人工智能先進技術,全面提升改造傳統制造業。鋁板塊在全球率先把AI技術引入電解鋁生產工藝,用“智慧大腦”替代人工經驗判斷,使得生產效率、設備利用率大幅度提升,能耗也大幅度降低。[詳細]
產業鏈是現代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品牌是產業競爭力的核心標志。7月15日下午,在濟寧市珞石智能制造產業園,山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產業鏈上的山東好品牌”系列現場記者見面會,圍繞“山東打造機器人創新應用高地”主題與記者見面交流。據悉,近年來,山東省裝備產業發展勢頭強勁,2024年全省裝備產業規模超過3萬億。[詳細]
近年來,昌邑市立足區域內紡織印染業發展布局,通過龍頭引領、技術改造、結構調整,積極探索超纖產業培育新模式,涌現出一批以山東凱泰超細纖維等企業為代表的紡織產業轉型“領頭羊”。[詳細]
在具體實踐中,鄒平市緊緊圍繞“品質濱州”建設,錨定打造“世界高端鋁業基地核心區”,堅定不移地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要抓手,聚焦企業發展全生命周期,集聚要素資源、政策資源、服務資源,推出系列務實舉措,著力提升服務效能,賦能高端鋁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詳細]
近年來,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聚力發展新材料產業,加速建設千億級特色新材料產業基地,建成國家級研發平臺,實施總投資185億元的39個新材料產業項目。貴研貴金屬資源循環利用、國瓷高端陶瓷材料產業化等項目相繼投產,稀土汽車催化產業形成全鏈條閉環,功能陶瓷材料、高分子功能材料及先進碳材料產業集群入選山東省“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新材料產業呈現強勁發展態勢。[詳細]
近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公示了一批2025年山東省制造業中試平臺名單,全省僅9個平臺入選,由威海臨港新材料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承擔,山東大學、山東大學威海工業技術研究院、威海臨港新材料創新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國家碳纖維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威海拓展纖維有限公司、威海晨源分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多元主體聯合共建的山東省碳纖維及復合材料中試平臺入選,是威海市唯一入選的平臺。[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