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keshilong.cn.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大眾日報2025-07-16 09:00:00
7月15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征程上的奮斗者”中外記者見面會,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波受邀參加和大家交流。
見面會上,張波介紹,魏橋創業集團起源于山東的一家小型油棉加工廠,經過幾十年發展,已經成長為一個擁有10萬名員工的綜合性跨國企業,自2012年以來連續入選世界500強。集團主要業務聚焦紡織和鋁業兩大傳統制造業板塊,現在也在積極向新能源、新材料、汽車輕量化等新興領域延伸。
據介紹,魏橋創業集團是全球棉紡織、電解鋁等行業龍頭企業,連續13年入選世界500強,帶動就業50余萬人,2024年實現銷售收入5583億元;構建科教創產融合創新體系,擁有20余家創新平臺,每年自主研發新產品3000多個,擁有專利2800多項,19項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建有16個國際領先的紡織智能化工廠,打造世界領先的全流程汽車輕量化研發制造基地。
談到在新型工業化背景下,如何推動傳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時,張波總結了三條實實在在的路徑。
一是綠色低碳發展,響應國家高質量發展的號召,企業未來發展之路首先要做到綠色低碳發展。“比如鋁產業板塊,因為它的生產特性就是一個高能耗產業,怎么讓高能耗產業實現綠色低碳轉型,這是很大的挑戰。除了轉移一部分產能到云南,利用水電生產之外,我們在山東部署了大量的光伏太陽能發電,提高山東當地產能的綠電占比。”張波介紹說,在產業轉型方面也做了一些努力,發展循環經濟、發展再生鋁。“鋁的特性是可以多次循環使用的,但是第二次使用的時候能耗只是第一次生產的5%。所以,通過再生鋁也可以大大降低碳排放和能耗。”
二是積極推進數智化轉型。張波提到,現在人工智能、AI技術迭代非常迅速,給傳統制造業帶來了非常好的機遇,利用豐富的應用場景,結合人工智能先進技術,全面提升改造傳統制造業。鋁板塊在全球率先把AI技術引入電解鋁生產工藝,用“智慧大腦”替代人工經驗判斷,使得生產效率、設備利用率大幅度提升,能耗也大幅度降低。
三是創新驅動。除了傳統意義上的產品創新、工藝創新之外,還有企業內生動力所帶來的創新行為,包括跟大專院校、科研機構合作,成立國家級的技術中心,這些都是在企業內生動力方面做的工作。人工智能、大數據也會帶來經營模式、管理模式的創新,所以企業不但要積極實施一些產品工藝的創新,還要積極擁抱人工智能,促進管理模式和思維模式創新,同時帶動企業組織架構改革。